
7月12日晚上8点,潍坊奥体公园的看台上挤得水泄不通。 3万多人举着手机、攥着烤肠配资炒股网选,把原本能坐4万人的球场填得满满当当——这不是中超联赛,是一场叫“V超”的草根足球赛。
场上踢球的480号球员王强,赛前还在快递站点搬了800个包裹。 他穿着印着“潍城快递”的17号球衣,跑起来带起的风掀翻了场边的矿泉水箱。 “以前送件跑5公里,现在踢球跑全场,累是累,但进球时看台上有人喊我‘强子’,比送完最后一单还痛快。 ”他赛后擦着汗说。
这场比赛的参赛名单里,有卖肉火烧的李大姐、教杨家埠年画的张师傅,还有在社区开早餐铺的老刘。 规则写得明白:球员得查三代是不是潍坊本地人,户籍本、出生证明、派出所证明,一样不能少。 “刚开始觉得麻烦,后来发现,隔壁单元的老陈头居然和我同岁,小时候一起爬过白浪河。 ”李大姐说,球队里的“快递组”“煎饼组”“年画组”成了新圈子,谁偷懒不训练,第二天取快递都得被调侃“昨天又溜号了? ”
展开剩余64%看台上更热闹。 72岁的赵大爷举着望远镜,盯着场上穿33号球衣的崔鹏——这位前国脚现在肚子有点圆,跑起来像只企鹅。 “当年他在亚冠进球时,我孙子还在我怀里啃馒头呢! ”赵大爷冲旁边带娃的年轻人喊,“你看他现在踢后腰,指挥队友跑位比当年还利索! ”崔鹏中场休息时,被几个小学生围住要签名,他蹲下来签完说:“现在每天训练完,还能赶回去接孩子放学,这比当年在俱乐部累,但踏实。 ”
球场外的停车场停满了挂着“寿光黄瓜”“诸城烧烤”招牌的小货车。 农业农村局把菜博会搬进了球场东侧的空地,青椒、萝卜、草莓堆成小山,摊主们举着喇叭喊:“看球赢了买两斤,我给你挑最新鲜的! ”有家卖潍坊肉火烧的摊位更绝,直接在餐盒上印了“支持潍城队,第二份半价”,老板说:“今天卖了800个,比平时多三倍。 ”
赛事安排也花了不少心思。
“上周末在古城踢,下半场刚结束,旁边的民宿老板就说‘今晚全满房了’。 ”赛事组织者老周翻着登记本说,原本冷清的周末,现在得提前半个月订酒店。
最让本地人骄傲的是,这场球真的“扎进泥土里”了。 卖煎饼的王姐每天凌晨3点起床,但再忙也要看早场的直播,“我家闺女在球队当啦啦队,昨天她举着牌子喊‘妈妈加油’,我煎饼鏊子都差点烧糊了。 ”快递站点的老板把门店改成了“V超补给站”,给球员免费提供冰镇水和创可贴,“他们踢好了,我们潍坊的名气也大了,我这小店说不定能成网红打卡点。 ”
现在走在潍坊街头,随便问个人都知道“V超”。 “以前说潍坊,大家只知道风筝。
潍城又进了一个! ’”球场上空的电子屏滚动着比分配资炒股网选,潍城3-1奎文,但比分牌旁边的标语更显眼:“今天你为潍坊踢球了吗? ”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淘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